牛刀:通胀传导到房价至少需要三年

避险?通胀预期,制造恐慌,诱导老百姓都去哄抬房价,最后到房价大跌的时候,很多人会欲哭无泪。

 

绝大多数人不知道通货膨胀什么时候会来,究竟是什么幅度,对房价的影响有多大?心里只有一个盲目的想法,那就是未来经济的主流就是通货膨胀,把钱投放到住宅上是最稳妥的保值方式。

 

这个想法大体是没有错的。但是,有两个基本前提:一个前提是现行房价泡沫的严重程度与住宅保值的水准,如果现行房价没有泡沫,那买房子是保值的,如果现行房价泡沫过大,那就要考虑通胀的消化能力;二是未来中期经济走向决定房价是否有保值的可能。后者是一个时间成本的问题。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基本前提,现行房价泡沫的严重程度。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房价泡沫严重,但不知道严重到什么程度,可以消化什么样的通货膨胀。相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购买力而言,中国房价泡沫平均40%以上,有的城市达到60%,后者消化5%以上的严重通货膨胀需要十二年。事实上,中国经济不可能发生连续12年以上的5%的通货膨胀,从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的现实出发,通货膨胀三个月,央行就要加息;通货膨胀6个月,银根就要全面紧缩,没有哪个领导人敢承担长期通货膨胀的责任,那将会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所以,现在房价泡沫不是通货膨胀能消化的,房价大跌的趋势没有改变。

 

第二个基本前提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完成从调整到复苏的过程,开始进入新一轮繁荣周期。从宏观经济的发展来说,我们已经没有选择,只有设法扩大消费,才能激活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的振兴,没有消费市场的扩大,中国经济无法进入繁荣周期。而国内消费市场的最大动力,是城市居民的购买力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长。要实现城市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中国经济将在这三年开始实现痛苦的转型,出口创汇型和投资拉动型已经不能成为新的增长模式,国内消费增长开始异军突起,而要实现国内消费的增长只有让居民的被动投资改为主动消费。因此,房地产的开发模式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根本的转型,房价上涨的速度没有任何理由会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如果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住宅不仅不能保值,还有一个很长时间的贬值过程。

 

从眼前来说,今年头5个月,CPI同比下降,连续4个月负增长,考虑到新增货币效能的释放,预期全年CPI增长在1.5%至2%之间,所以,M2增长速度应该在16.8%左右是合适的,过去三年也是以这个速度增长的。但是,今年4月,M2猛增25.95%,余额达到54.05万亿。这个数据,以及未来的8个月按正常货币供应,是许多经济学家作出未来会发生通胀的预期。

 

很多人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一看见加印了钞票,马上联想到通货膨胀,中国的国情是这些钞票要填补地方政府债务和进行无效能的投资,这是一个天大的窟窿,也是我们目前所看见的,新增了5万多亿的贷款,而实体经济依然奄奄一息的主要原因,全社会用电量依然在减少,工业生产仍然处在低谷,PPI继续按照6%的幅度负增长。从市场层面来讲,该涨价的已经涨了,比方说汽油,但是,通货膨胀的影子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政府投资效能的低下,新增贷款传导到物价上需要很长时间,等你传导到物价上,可能整个涨价的环境因素都变了。

 

那么,现在新增贷款传导到房价上需要多少时间呢?我认为,最少需要三年。现在局部城市房价的上涨,基本是靠忽悠出来的。如果客观理性一点,即使央行超常规发行货币,今明两年一点通胀的可能性都没有。现在市场上制造的通胀预期,是借央行大规模发行货币之际的一种炒作,是对市场的严重误导。我们不能以20年前的通胀来思考今天的通胀,那时主要是市场层面发生结构性矛盾导致供不应求,主要生活用品发生恐慌性涨价。而现在的情况完全相反,是内需不足而导致的产能过剩,通常情况下,这是经济通缩的信号,现在的市场表现也是通缩。不考虑这个现实矛盾,一味的以M2的增长来引发对未来通胀的预期,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实际上未来三年,加印货币不可能解决宏观经济结构性矛盾,不可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更不可能解决投资效能低下的问题,也不可能产生中长期严重通货膨胀,如果真的产生了中长期严重通货膨胀,那就表示整个经济崩溃了。现在以通胀预期诱导买家入市,是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是对市场的严重误导,也是中国楼市又一个惊天骗局。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dichan/29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