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好面子的北京还能建多少商务区

2008年的奥运,已经给北京挣足了面子,但是,北京市政府显然并不满足,又在动用600亿之巨,兴建丽泽商务区。这样,整个北京,城东有个国贸商务区,城西有个中关村其实也是一个商务区,城北的望京也大有把商务区做大之势,现在又在斥巨资兴建城南的丽泽商务区。好家伙,东南西北全了。

 

北京的经济总量显然不如纽约、东京、巴黎和香港,但是,纽约只有一个曼哈顿、东京只有一个新宿、巴黎只有一个拉德芳斯、香港只有一个中环。倒不是数量的缘故,论规模,国贸商务区已经在往四环拓展,规模绝对不小。那么,为什么北京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商务区呢?

 

城市的资源配置,最讲究科学合理。资源配置上的浪费,比产能过剩存在更大的危机,而政府是中国城市资源配置的唯一执行人。就北京来讲,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已经产生新的不平衡,直接影响的是大众就业,也就是城市平民的就业,蓝领工人作为城市主体的地位已经被白领阶层取代,如果这是一个趋势,我们应该围绕这个趋势来配置资源,形成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和政策环境。当然,这种投入的效果是长期的,收效也来得慢,但是,一旦产生效应,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的激发,将是空前的。

 

因此,在北京市政府大规模建设商务区的问题上,我们有理由质疑更多的是面子工程。请看,丽泽商务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25平方公里,是目前北京三环内最后一块成规模的待开发地区。市发改委常务副主任卢映川介绍,丽泽商务区总投资将达到600亿元人民币,将新增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建成后的丽泽商务区年经济总量将达到200亿元,年上缴税收40亿元,解决7万人的就业。至2020年,基本完成丽泽金融商务区主体规划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国际化新兴金融产业功能区。

 

从建设规划设计上看,其功能与金融街、国贸大体相同,只能是一种重复。如果有5.25平方公里和600亿的投入,足可以打造一个底特律了,那远远不止是解决7万人的就业,翻一倍都不止。尽管政府一再宣扬,丽泽商务区对民生有好处,从政府的规划方案上,除了解决7万人就业,我们看不出还有更多的民生意义。

 

当然,所有的经济的本质都是为民生的,只有为民生的经济才能显示经济活动的强大,悖逆民生的经济只能是短暂的。对北京而言,目前政府有许多事情要做,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住宅应为重中之重,在政府资源的配置上应该多向白领阶层倾斜。现在,放开大学生就业的户籍限制是件好事,还应该进一步推进,并延展到租赁式经济适用房部分,让大学毕业生在北京能够轻松创业,这比任何作秀式的民生工程都来得更加实际,影响也更加长远。

 

北京少一两个商务区对经济影响不大,但是多了一批年轻人创业打拼,城市的未来将更有成长性和发展空间。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dichan/29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