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在美国只有华人社区房价还在涨(续)

在中国政府的行为会影响到投资性市场,为什么我极力的鼓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把投资类和消费类截然分开,形成巨大的住宅消费市场?这样对不动产的升值空间是可以预期的,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产品混为一体,那么就涉及到民生问题。我们很多普通住宅老百姓买不起,一个人买不起没关系,一群人买不起,一个城市的大部分人买不起就会影响到中央政府的决策,而且这种影响力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是巨大的。所以把住宅消费市场与房地产投资市场分开之后,我估计时间也就是两年,2008年其实是经历了一年的推进,我们都能做到一线城市的水准,北京现在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双限房已经做到36%的比例,这个比例已经比较高了,深圳做到了42%,各个城市把自己的社会保障性住宅和普通商品房住宅推广到产品供应总量的60%时,这个市场基本上开始形成。如果我们形成了这个市场,那么不动产的投资的价值点才能显现。

 

现在的情况与2006年的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整个全球不动产正处于向下估值阶段,不是一种向上估值,而是向下估值,全球的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动产市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看到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在2007年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到处是钱在找项目,只要有一个好的项目不愁没有资金,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到处都没钱,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钱一下子到了什么地方?原来一个项目几十亿的资金很好筹集,2007年北辰股份在长沙拍一块地,起拍价40个亿,最后北辰92个亿拿下了这块地。2008年8月份我去长沙,与长沙的房地产业界人士交流,当时他们告诉我,长沙这块地是准备谈20个亿的,翻了几倍,当时人有钱,当时深圳有一个香蜜湖一号,当时地价是9万3,后来联排别墅推出准备卖到900万一栋,这个开发商是香港的信和置业,是做豪宅出名的,后来涨到2000万,为什么涨这么快?有钱。当时大家对不动产的估值是不考虑钱的,他认为这个地段以后没有了,再多的钱都要拿下来。这里就存在资金的问题,资金问题影响到很多方面,中国的货币政策是短期的,对市场是过分敏感的,是听从中央政府命令的货币政策,它的货币政策不是完全按照市场行为来走的,我们对于货币政策的出台和制订最多依据的数据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两个数据:GDP、CPI,全球对通货膨胀有一个数据:3%为通货膨胀,超过5%为严重通货膨胀,我们最高时达到8.7%。根据这个数据出台踩刹车的政策,不能投资了,这种数据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和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政策的指导意义是相反运作的,不是朝着同一个市场层面来走,导致了现在需要资金的时候没有资金。

 

2009年元月,银行新增贷款是1.6万亿,这是五年来没有过的,一个月银行新增贷款达到16000亿,但是仔细考量这1万6千亿,有5000多个亿是票据,3000多个亿是短期融资,真正有多少资金流向市场?没有多少,但是股市反应敏感,春节之后股市从1800多点涨到2300多点。我们大多数股票投资人对这些数据的理解是表象的,看到银行放贷这么多,肯定有钱,大家都来买股票,实际上真正流向市场的钱没有多少。我们的M2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18.97%,央行去年底发布了2009年M2的目标指标,定为17%,对于中国来说16.5%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当时定的目标就是为了多印一些钞票。元月份达到了18.97%,M2余额多增了9万亿。短期融资其他的资金基本流向市场层面,流到市场的资金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国家基本建设的资金,我们很多钱是国家的项目拿去了,我们的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并没有拿到多少钱,而且大量的开发商还是处于一种资金链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想拿钱,但是很难拿到,他们可供抵押的资产已经不多,如果我们还是延续原来的贷款政策,市场的资金层面紧张状态并没有减少。

 

很多专家对1.6万亿作出不同的解释,也对股票市场目前上涨比较快的情况做了很多不同的解读,资讯面非常的纷纭复杂,到底应该听谁的?我认为我们的股票在1.6万亿的资金推动下,还不是一个很成熟的市场,我们还期待它的年报、业绩,期待大小非问题的解决,大小非问题不解决股票市场很多问题也的不到很好的解决。而且我们在春节前整个楼市的成交量是放大的状态,进入春节成交量大幅萎缩,春节期间一线城市总共卖出了不到600套房子,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城市卖出600套房子,成交量达到了同期相比的临界点。楼市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反应,去年4个亿中央政府不停的推出政策(降息、汽税减免、交易成本的减免、利率优惠),这些政策消化一段时间之后,市场又开始重新开始观望状态。在这种观望当中,市场必须回答购房者一个问题,我现在买的房以后还能不能升值,中国人买房的心理很简单,买了这个房子不仅可以住,还可以升值,如果市场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成交量还是不能放大。

 

房价分三个层面来解读: 一个是政策层面,政策层面告诉所有的购房者,房价成本基本是降到最低了; 另一个是资金层面,去年城乡居民的存款余额又在上升,已经突破了22万亿,也是一个历史新高,老百姓有钱; 最后一个是市场层面的问题,现在的市场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买了房到底会不会降?主要的原因还是住宅的消费市场没有形成。我们的习惯还是投资住宅,因为住宅有我们所说的刚性需求,也就是西方人讲的未发生的需求,这个需求群体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肯定的回答现在的房价会不会降?所以市场的这种观望情绪在春节后又重新的开始,而且观望情绪较浓。我们如何打破市场这种僵局,如何预判大势?包括下一步住宅价格水准会怎样?我们在投资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下面我与大家再来分析。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dichan/29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