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一线城市环外的高房价为什么先崩

市场正在努力寻找高房价崩盘的切入点,以确定楼市是否能像我们预期的一样,迅速放大成交量,从而顺利的进入调整。奇怪的是,一线城市几乎在春节后表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环外的高房价已经岌岌可危。

 

在北京是六环外,东边的通州、北边的顺义、西边的房山除了一些高端豪宅外,普通住宅的价格全面松动。尤其是新房存量较大的通州,一方面面临近在咫尺的河北燕郊的500多万平方米3000多元 一平方米的低价房的入市,抢夺了大量的有效需求;一方面是在前期因炒作过度高价拿地的楼盘,在新房入市的冲击下,市场心理已经崩溃,房价正在越过2007年上半年的关口,直奔2006年年中,寻求跳跃式的探底。一般认为,通州房价如果高过燕郊30%,置业者将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燕郊,所以,通州房价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重新回到2006年初的价位。

 

深圳是个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在这一轮经济衰退前率先进入调整,从2007年927房贷新政以来,深圳关外的热点片区龙华、布吉、横岗、观澜、西乡以及宝安中心区、龙岗中心城全面进入大幅调整,退房、断供、楼盘延期开发、烂尾等带有崩盘特征的迹象不断出现,许多开发商的资金链正在经受存量新房和大规模囤地的双重考验。去年9月15日,三部委关于刺激楼市消费的政策出台后,深圳关外楼市最早反应,成交量有所放大,一度在深圳日均成交量中有70%左右的销售来自关外。但是,由于深圳连续三个月以两位数的降幅领跌全国,短期内无法止跌,关外房价在连续跌破万、九、八、七后,正在跌破整数关口6000元,预计五字头的房价即将关外重出江湖。

 

上海的环外涨跌互现,在世博和迪斯尼的双重热点刺激下,楼市忽冷忽热,春节期间销售几乎降入十年来的冰点,目前成交有所恢复,但基本集中在外环的热点片区。长期以来,上海和周边的苏锡常,嘉兴、湖州等地,文化生活水乳交融,上海外环的房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周边房价起落影响巨大,从市场层面显示,上海环外正在经受一波较大的降幅,一些大的开发商已经在开始送精装修,比如万科,除降价销售以外,还不断推出送精装修等手段;有的再偷面积,比如金地,用深圳的手段在上海送面积,同样的房子,看上去价格变化不大,但总价已经降了40%左右。

 

广州今年一月房价已经跌破9000元,主要原因是番禺、南海、花都、从化、增城等城外降幅巨大。广州是全国率先在城郊结合部兴起大盘运动的城市,动辄圈地数千亩,几百万平米的建筑面积,这种状况延续到2007年,现在这种很多重量级的大盘想一个疲惫的大象,懒洋洋的蛰伏在钢筋水泥的从林中,山还是那么绿,水还是那么清,但那种车水马龙的买楼人潮已经不见了,许许多多没有推出去的楼盘,似乎正在等待市场来收拾残局,大规模的烂尾现象,将有可能在广州郊外率先出现。

 

一线城市的这种环外现象,起因是炒买炒卖哄抬房价,结果成了高房价崩盘的引爆地。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整个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产品结构严重失衡,就连城市环外的普通住宅的价格也远远脱离了城市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二是市场对需求产生误判,把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作为刚性需求,而且因为不断的炒买炒卖哄抬房价,也给市场造成一种假象,当泡沫破灭,真实需求呈现的时候,对许多开发商来讲,一切都晚了。

 

好在中央政府正在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性住宅的推广力度,否则,逼迫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去购买高价房,后果将更为严重。应该说,一线城市出现社会保障性住宅的断档是这几年的事,2002年前,深圳、北京等城市还不断推出微利房(相当于现在的双限房)和福利房(相当于现在的经济适用房),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可惜,微利房和福利房断档的这几年,市场一股脑的扑向商品住宅,终于出现房价过高产品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

 

目前,市场还没有找出消化存量新房的最佳办法。在我们不能快速提高城市居民支付能力的时候,大幅降价应该是唯一的办法。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dichan/29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