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曾经将自己的实际统治深入到如今乌克兰的中东部,现乌克兰首都基辅和第聂伯河西岸的部分地区当时都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统治范围,见下图。
俄罗斯人来自于罗斯人,属于游牧民族,与蒙古人一样传承的都是游牧文化。今天的俄罗斯和曾经的沙俄都起源于莫斯科公国,莫斯科原本是诺夫哥罗德公国的一个边陲小镇,蒙古帝国的军队在1238年冬焚烧并在1293年再次劫掠了这座小镇。1263年,莫斯科公国建立,说明莫斯科公国是在金帐汗国内部建立起来的公国,在1238年-1480年的两百多年间都接受金帐汗国的管理或统治。
我们必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何蒙古帝国或金帐汗国会准许其它民族在自己的国家内部建立公国?中原地区的人们不可想象,但这就是蒙古帝国的体制特征,也是蒙古文化所决定。蒙古帝国由很多分支组成,这些分支既有蒙古人的不同部落,也有其它民族部落,蒙古帝国的大汗主要掌握军权,主导对外的军事行动,其它事物则主要由各部落自己管理,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在这种体制下俄罗斯族在金帐汗国内部建立公国并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然是可以接受的。
罗斯人与蒙古人都是草原游牧文化,天然就是契合的,今天的俄罗斯,中央掌控的主要是军事权力,内部存在很多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共和国,这就是蒙古帝国政治体制的翻版,同时,莫斯科公国的第一任大公丹尼尔还迎娶了金帐汗国大汗的妹妹,让丹尼尔成为金帐汗国的外戚。就因为成为了金帐汗国的外戚,丹尼尔立即宣称自己为诺夫哥罗德公国的大公。所以说,无论莫斯科大公国、沙俄还是俄罗斯,本质上都是金帐汗国的继承人,莫斯科公国崛起为沙俄、俄罗斯的过程,就是在蒙古帝国分崩离析之后收复故土重新复兴的过程。
今天的俄罗斯占领着原蒙古帝国北方的广阔领土,普京总统发动的俄乌战争,就是“蒙古帝国”再次西征,目的是收复第聂伯河沿岸和东乌克兰的过程,也是面向欧洲的征服行动。
我们在东欧地区所看到了当初“蒙古铁骑”的轨迹,那就是普京对乌克兰的再征服行动,在中东地区也看到了几乎同样的痕迹。
1221年至1222年,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占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1231年,窝阔台大汗命令大将绰儿马罕次第征服了波斯的大部分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高加索地区,然后,绰儿马罕就受命镇守波斯,并建立行政机构统辖阿姆河以西的波斯地区。阿姆河位于中亚,是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按东南-西北流向的河流,见下图。
1251年,蒙哥即位为蒙古帝国大汗,1252年蒙哥派遣自己的亲弟弟旭烈兀镇守波斯。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灭掉了中国史书中称呼为黑衣大食的国家,黑衣大食末期大致的统治范围就是两河流域,即现在的伊拉克。1259年,旭烈兀率军进攻叙利亚和埃及,到次年的春天,从蒙古传来消息说大汗蒙哥在四川战死,蒙古人需要召开忽里台大会推举新的大汗,旭烈兀率蒙古主力退回波斯,但命令大将怯的不花继续西征,到了九月,怯的不花在艾因扎鲁特被埃及军队击败,他所率领的大约2万蒙古军队全军覆没,蒙古所占领的叙利亚诸城全部丧失。艾因扎鲁特就位于今天的巴勒斯坦境内。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蒙古大汗的过程中,旭烈兀站队忽必烈。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大汗之位,遣使传旨将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的波斯国土和该地蒙古、阿拉伯军民全部划归旭烈兀统治,建立起历史上的伊尔汗国。所以,伊尔汗国实际统治的地区主要就是阿姆河以西至两河流域。
今天,伊朗、伊拉克是什叶派为主导的国家,这是伊尔汗国的故土,与之相对就是沙特等逊尼派国家,以色列与伊朗处于战争状态,但却与沙特等逊尼派的多数国家实现了和解,这是又一处蒙古铁骑留下的痕迹。
如果说蒙古铁剂留下的痕迹只存在于西方,显然也不是,在东方留下的痕迹一样鲜明。
13世纪的蒙古纵横东西,蒙古铁骑也就踏上了朝鲜半岛。蒙古入侵高丽国高达7次,历经了窝阔台大汗、贵由大汗、蒙哥大汗直到忽必烈大汗。
金国还在时,蒙古帝国与高丽国是同盟关系,这是成吉思汗的惯用伎俩,不仅高丽,当时的蒙古人与南宋也是同盟关系。看来蒙古人的忽悠水平也不低。当蒙古睥睨天下之后,开始自居上国,要求高丽纳贡,且索取无度,以致高丽积怨甚深,然后又爆发了蒙古使节遇害事件,1231年,蒙古窝阔台大汗派出将领撒里台首次出征高丽,开启了漫长的蒙高战争。
在首次战争中,高丽毫无悬念地战败并签订了城下之盟,蒙古人在高丽设置了72名达鲁花赤掌控高丽。达鲁花赤是蒙语,是成吉思汗设置的官职,原意为掌印者,后来成为长官或首长的通称。在蒙古人统治的各级地方政府,均设有达鲁花赤一职,由他们掌握地方行政和军事实权,是地方最高长官,这个官职只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才能担任。位于东欧草原的金帐汗国也存在这样的官职,但称为八思哈,在中原地区,这个官职在明朝建立后才被废除。
但严酷的索取再次激发了高丽人的不满,就在蒙古撤兵之后高丽人随即尽杀蒙古派驻的达鲁花赤等官员,蒙古人当然要报复,高丽王室在1232年毅然决然地将都城从开京(今天三八线朝鲜一侧的开城特级市)迁徙到江华岛上,江华岛现在位于韩国仁川市,见下图,高丽王国隔海据守开启了对蒙古人的全面抗战。
虽然双方的战争有胜有败,但高丽显然处于劣势。
到1259年,高丽王朝拆毁了江华岛上的工事还都开京,从此开始臣服于蒙古帝国。从1232至1259年,27年来壮烈的抗蒙故事就此画下句号。
与其它被蒙古人征服的国家或地区不同,虽然高丽臣服了蒙古帝国,但高丽的国家主权还在,蒙古与高丽之间是君臣关系,要注意,蒙古的君臣关系与中原民族的君臣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用,君也就是大汗主导的主要是军事征服行动,臣拥有很大的自治权,所以,高丽除了向蒙古大汗纳贡、并迎娶蒙古公主成为蒙古的“驸马国”之外,还保留着自己的王室、政府和军队,在司法与财政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在被蒙古征服的国家中是极少数还能维持国体的国家。
经过蒙古与高丽的战争之后,双方的领土发生了变更,高丽的疆域从鸭绿江下游退缩到慈悲岭一线,慈悲岭是蒙古人的称呼,今天叫灭恶山脉,蒙古人在自己新拓展的疆域内设置了东宁府和双城总管府。
下图是当时蒙古帝国与高丽王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地图。
然后我们再看看今天朝鲜半岛上的朝鲜与韩国地图。
蒙古帝国与高丽王国的边界与今天朝韩之间的分界是不是很接近?这是蒙古铁骑留下的又一处痕迹。
蒙古人所到之处,不仅留下了铁骑的痕迹,也留下了他们的文化,也会改变当地的文化,就会影响到后世。
我们经常说,某某牛人建立了某某政权,该政权具有某种特征,最典型的就是三将军的爷爷,历史课本往往也是按照这个叙事方式告诉我们的,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叙事方式。但没有人告诉我们的是,当文化特征确立之后,民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就确立了,就会适合特定的社会治理方式,也适合建立起特定的国家,而所谓的牛人不过是适应了这种文化之下民众的需要而已。天可汗李世民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应该再加上一句,塑造什么样的舟并不取决于那些伟大人物,至少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水之所需,不适合“水”的舟,就很容易倾覆。
历史上所有的战争最主要是文化的战争,其次是宗教、民族和地理战争,乌东、中东战争和南北韩的对抗就在验证这一点。
文明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