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户籍管理备受诟病,是因为在当今这个房产时代,中国社会没有看清楚户籍管理中,同样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完全看怎么释放。比方说,中央政府的调控一直把信贷调控和财税调控作为主要手段,而忽视了户籍在房价调控上的超乎寻常的作用。
不久前,我专程回到江西,找到一位在省公安厅任户籍处处长的老朋友,了解了中国户籍管理的信息系统和管理制度,现在才发觉,如果借助户籍管理部门,房价调控或许要简单许多。我们目前实行的是原户籍管理制,不管你的家现在哪里,也不管你的人在哪个城市,你的任何买房行为,通过身份证件完全可以反映出来。
试想,如果我们从户籍入口来完善调控措施,辅助信贷和财税,那种效果将要好得多。
一是可以很便捷的确定首套房。现在银行确定首套房,只能在房地产管理部门的产权登记信息和银行现有的很不完整的个人征信系统,而中国互联网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存在一定缺陷,例如两个系统各城市之间并没有联网,所以,对异地购买房子不好界定是不是首套房,以致让首套房政策留下人人可以钻的空子。但是,以户籍来界定首套房,对户籍管理部门来讲是相对容易掌控的事。也就是说只要经过户籍部门核准的首套房,那是真的首套房。
二是国家财政对户籍信息系统投入巨大,但是,只在上层建筑方面发挥作用,而没有在释放生产力方面展现中国政府资源的强大优势。资源浪费的严重程度不可能不引发我们对管理体制的再思考。比方说,现在很多城市设立居住证制度,居住证制度之所以可以设立,基础是什么?是户籍。没有强大的户籍信息系统,居住证体系根本无法建立。因此,发挥这个资源优势,将要减少银行、房产管理、税务等部门的很多压力和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对未来健康健全的房产时代的到来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三是只有通过户籍信息系统,才能整合社会保障体系、纳税体系、银行个人征信体系、住房产权登记信息体系等等多种社会资源,形成完整的中国社会的个人信息体系。这套体系不仅可以发挥市场调节功能,而且,即使没有官员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谁的房产如何,有多少套房子,也是一目了然。
户籍制度有它的弊端,比方说人员在流动时,户籍设置了读书、就业等等许多藩篱,但是,这并不影响户籍信息体系在住房调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革其弊端,用其所长,才能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让这个资源发挥作用,可以调解中国住宅资源的合理分配。比方说,中国很多城市住宅空置非常严重,很多手段包括房地产税都很难将这些空置的住宅逼出来流向市场,但是,用户籍辅助税收,那是一套房子都无法逃税漏税,其威力无法比拟。否则,征了这个人没征那个人,会引发一种新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