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按语:本文是黑居易先生发表在《长江商报》上的文章,对我的长篇小说做出了中肯的评论,非常感谢他的努力。现全文转发,以飨网友。
虽然,房产商“金九银十”的美梦已经落空,但通货膨胀的预期和房贷7折优惠可能取消的传言,又促发年底的楼市火爆局面。面对飙涨的房价超过2007年的峰值的现状,不少打工族满含着焦虑、悔恨的苦水而叹息。可是,有关部门仍然在自说自话,今年1月到10月,房价同比只上涨了几个点而已。
前不久,曾预言“2009年是房价雪崩元年”的时寒冰先生向全国网友道歉了,“并视这一判断为耻辱,在此后的研究中,放下任何主观的臆想,把既得利益集团对决策的影响力放到更高的位置,以更精确地把握房价大趋势”。我觉得,他始终为百姓说话,虽败犹荣,大可不必心情沮丧。
此前,房地产大鳄任志强突然向时寒冰开火:“CPI中只计算房租的变化,而不是房价的变化。假如一个经济评论人连这种最基本的统计方式都还弄不清楚,还有什么资格去评论经济与CPI的变化呢?”时寒冰撰博针锋相对地回击:“房价在如此上涨的情况下,如果说还对物价没有任何影响,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这是一场不对称争论战,这场关于房价的口水战争,关乎民生大计、关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关乎社会公义,所以“褒时贬任”者居多。
同为地产“三剑客”的牛刀,第一时间出来力挺时寒冰,直斥“任志强鼓吹用CPI来衡量房价并没有上涨,这不仅武断,而且愚蠢”。面对高房价的既定事实,面对普通人的怨声载道,牛刀的加入使得这场房产论战超越了个人恩怨,而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在网友为牛刀仗义执言、喝彩的同时,一些疑似“五毛党徒”将脏水泼到了牛刀的长篇小说《深圳,我把爱情弄丢了》头上,真是匪夷所思。牛刀除了写房产评论,为房奴呼喊,还在书中化身为深圳房奴白云觅雪,体验“房子与爱情不可兼得”的纠结与痛楚。
弱者如石缝里的小草,除了呼吸,还不应忘了呼喊。可是,强权的污蔑往往会扑面而来,想来让人心哀。这本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就是对现实的最好记录,其中也投射了一种深深的悲哀:不仅是牛刀本人的失意悲欢,更是天下房奴的悲叹。
在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深圳,孤独无依的白云觅雪寄情于房产传媒事业,搭上职场浮沉的“欲望号列车”,创造了一个个房产营销奇迹……深圳滨海住宅的概念炮制、国庆假日房展的精巧布局、温州炒房团的鏖战深圳楼市等房产营销内幕也一一展现,媒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神奇魔力在深圳这片土地上得到了错综复杂的演绎,白云觅雪的才华横溢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然而,一切房产佳作的功臣——白云觅雪还是被“办公室绯闻”所打败,最终赔了工作,丢了爱情。
批评者说,小说情节生硬,故事平淡乏味,我以为也没有错。毕竟,让奋战在房产一线的牛刀写出多么唯美动情的小说,有点苛刻了,相反,牛刀实现了这本书的价值——真实。起码,牛刀以“现身说法”的方式,道出了某些深圳房产的内幕,戳破了某些房产营销的把戏。如此,疯狂的老百姓果真能停下继续上当的步伐,足矣。
至于牛刀粉丝者说:深圳就是一个“欲望号”城市,牛刀的处女作是深圳社会的缩影,是所有在深圳打拼的人的真切感受。我以为,夸大其辞了,不过那种真切感受到底是什么呢?是丢失。
在这样一个浮躁和焦虑并存的时代,最缺乏的是安全感。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让我们的安全感的丢失变得更加泛化。且不说那些数以千万计的民工返乡潮是多么地让人心惊肉跳,且不说城市白领的失业是何等的家常便饭,处于城市边缘的人们的迷茫变得越来越强烈,这种切身的丢失感,开始弥漫于整个社会,就像流感一般传播开来。
也许,丢失爱情、丢失房子、丢失工作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安全感正在丢失,而且从来都没有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