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有周期的,行业更替、各领风骚是必然的。美国2002年网络泡沫破灭后,才选择了房地产,当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奥巴马的价值取向高端制造业,尽管现在还没有形成大气候,但雏形已经初见。我曾说过,按奥巴马的经济学观点,五年后,全球高端产业即将都是美国制造。
任志强的观点比成思危还蹩脚。中国本轮经济大调整,就是以房地产泡沫破灭为标志的,继续振兴房地产是把中国经济逼进死胡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不二选择。用赤壁下周瑜对曹操的话来讲:你,过时了。
任志强昨日在出席首届中国房地产先锋论坛时称,“中国经济复兴的唯一标志是房地产的复兴”,并强调如果没有财产性收入弥补工资收入的消费,09年GDP增长要“保八”是不可能的。这种老调重弹已经没什么意思,况且,以此来威胁中央政府的保八方略,更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任志强的所谓财产性收入的意思就是,中国必须大规模的炒楼,大规模的哄抬房价,以此才能确保他的财产性收入。可是他没有认真思考,中国不动产的估值已经比正常价值高估至少两倍,在全球不动产向下估值时,中国的财产价值的虚拟部分会逐步剔除,中国楼市炒家已经被任志强的信口开河的言论害死了。
2009年,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降10%的情况下,中国房地产的销售收入预期可以达到2.5万亿,基本不会拖保八的后退;如果下降15%,销售收入可达3万亿,那对保八会有所贡献;如果房价不降,销售收入只有2万亿,中央政府就必须增大经济适用房的供应来弥补商品房销售的不足。所以,从中国经济大局出发,现在不是什么财产性收入的问题,而是降价促销的问题。
再说,在经济调整时期,和市场谈什么财产性收入,完全是扯淡。就是在严重通货膨胀周期,中国民众的财产性收入也是呈2:3:5的格局,只有20%的人赚钱,30%的人打平,50%的人亏本。而在经济调整时期,基本的格局是5%的人赚钱,10%的人打平,85%的人亏本。这个时候谈什么财产性收入,不是荒谬可笑吗?除非机构主动让老百姓赚钱,可是在中国,机构一个比一个黑,怎么可能让老百姓赚钱?
中国经济复苏的标志是国务院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全面实施,这十大产业振兴了,中国经济的复苏就成为一种必然。而房地产业,应该努力促成住宅消费市场的形成。我们目前只有住宅租赁这一小块是正常的消费行为,将逐步扩大到廉租房、租赁性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回购型经济适用房、以及普通租赁性商品房。把住宅消费市场做好了,才是中国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的最大贡献。不要再去幻想房地产暴利,这个时代已经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