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一件特殊的兵器,它的体积很大,不能像刀剑一样随着士兵在战场上砍杀,但是却能在敌人坚固的城墙上留下一个个深深的恐怖凹坑为己方的胜利提供契机,它就是古代的大型攻城器械——“抛石机”。抛石机大家都知道是古代攻城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军事器械,它出现的时间在我国历史中并没有记录,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早在我国的战国时期抛石机就已经出现在当时的战场上了,当时的抛石机还很原始,完全利用人力来进行抛射,效率很低,伤害也说不上太强,后来经过了各个朝代的改良优化后抛石机逐步形成了各种形制,今天我们主要讲的就是三国时期曹操在军队中配备的‘改良型抛石机’,在当时士兵将其称为——“霹雳车”。

霹雳车是三国时期曹军使用的军事器械,因其发射时声如霹雳故得此名,在《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这说的是在官渡之战中曹军与袁绍军作战时因袁绍军占据地利曹军难以抵抗所以士气大减,而后曹军以霹雳车向袁绍军发射,一举将其防御设施击溃,袁绍等人大惊,将这种车称为‘霹雳车’。

这种霹雳车的形制早已不是战国时抛石机的原始形态,而是一种可以移动的军事装备,在《三国志·魏志·方技传》中记载“欲作一轮,县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县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尝试以车轮县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从这段描述中就可以体现出霹雳车在移动性以及攻击力上要高于同时代抛石机很大一截,后来在魏国大发明家马钧的改造下威力进一步提升,但是却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被当时的皇帝采纳。

霹雳车是我国是历史上第一辆可以自由移动的抛石机,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两万左右军队战胜袁绍十万精兵的壮举中虽然最大的原因是曹魏将领的优秀,但先进的装备器械产生的能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东汉末年的抛石机普遍都是笨重而且落地生根的状态下,曹军装备的霹雳车毫无疑问是领先了当时的所有势力。一直到明朝时期霹雳车这种军事装备依然存在,在《明史·兵志四》中有记载:(弘治十六年)闲住知府范吉献先锋霹雳车。”可见这种器械的优秀。

关于曹老板的霹雳车就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